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專修,一個人挑燈夜戰,研讀可能只是少數人才究論的學問。


  「去巷口吃麵不需用到三角函數」、
  「自拍一張照片更不需要翻出光譜」、
   「逛街不需要會設計衣服」、
  「吃漢堡大可不必去算它的糖類、化學式」,

  這些都是數學系、織品系、化學系的人才,才要去注意的事。然而花大部分的時間在研究,居然是無法跟普羅大眾討論!原來下里巴人的語言比較直接易懂。

  如果有人含蓄地說:「誠彼娘之非悅。」我可能還要想一下,如果說「幹!真他媽的不爽」,我就會馬上知道,原來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了,此人現在心情不好。 有沒有發現?我前述的商業行為消費者都是下游部分的,這些研究人員,站在開發與創造的上游。

  先假定這個社會只要能影響別人就是一種優勢的話那在各行各業,影響他所及領域的一切,這些專才就變得無比重要~~ 

【終於說出一句人話了,專才們,哭吧~~^^】好。 此段結束。 

  這群專家心裡普遍孤獨,因為--- 平常無法同與人語,每天的民生問題更是用不到自己滿腹經綸,一心想遇到自己人生上的知己,這個期盼總是被放在心裡,沒有說出卻不曾忘記。

  有天遇到一個頻率相似的人心中一陣狂喜一股腦地說個不停旁人都不得而知「為何冷漠的你居然流行起熱情?」其實只有自己知道「我只是像孩子找到寶藏般的開心」

  不可否認那就是一種比馬龍效應,自我預言的預期心理,可以理解當下一顆心是絕對真誠的潛在危機是… 這個相遇的朋友是在你既定的邏輯當中所排定的用「知己的標準」、「懂我的觀念」來看待對方~~ 

   朋友阿,他也不過是你才剛認識不久的人而已阿~~ 對其的一切background一無所知更何況是他以前的那些過去平常對周遭的人都沒有那麼地好會不會突然對一個陌生人太熱情了呢?

   這很不理智,太理想化,很危險。
  【我當然是指自己徒增傷感、期望落差造成的心傷,至於錢財等身外之物,再賺就有了,重要性居後位】 

  雕塑學裡有一種叫鑄模,就是把漿料灌入模具,就可以成為模具的樣子、形體【簡單的工藝課裡也有】可惜人不是漿料,無法成為你想要的樣子然而事實上,如果真也是如此,聰明的專才,最後也不會想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chen20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